语言的局限

人的局限: 人被人这个物种的物理特征所局限 人再被基因所局限,一个人不可能有所有的基因(天生) 人生下来后再被环境,文化等所局限。这种局限从语言与表达这一维度上可以体现为两层: a. 人被语言等表达形式(一个语言的特点与局限源于环境和文化的局限)所局限。经常有想到、感受到却表达不出来的时候,或者有些概念只能在某种语言环境下有最好的语言对应。 b. 好不容易可以表达出来了,环境与文化却不让表达。 这些层局限,看起来是一层一层叠加的,好像在说我们都已经有那么多层局限了,像 3b 这种局限就不要了吧。可现实是,3b 这种局限存在的原因恰好是因为之前的所有局限。比如,一个人的表达被局限正是因为局限者和/或被局限者他从小受的教育,接受的文化太有“局限性”,被它们所影响。而 3b 这种局限又会反过来再影响周遭的环境与文化,最后影响 3a:语言。所以,不能光要求放开表达,因为这样的要求没有根基,即它上层的语言 (3a)与再上层的文化。 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最后这种正反馈、滚雪球似的循环(文化影响语言/表达,表达影响能不能表达本身,能不能表达又返过来影响前两者)就会导致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形成“赢者通吃”的结局,这是因为用户越多,新用户当选择时会最注重已有用户量,然后选择用户最多的那个,然后以此类推。所以,结局是某种语言和某种文化通吃掉所有,占据全世界70%及以上的份额。在维基百科里,我每次都会下意识的看当下这个词条里可供选择的语言。当基本上所有词条都有英语的时候,那英语所具备的可表达性(这个语言能形容些什么概念)与包容性是极度惊人的,而这两条我觉得才是导致它可能最后能通吃的原因(这种通吃要发生也是在很久很久以后了,因为要对抗某些厚重的历史与传统,和保护主义,但发生本身是很可能的)。反之,如果想对抗这种赢者通吃,一味强调历史是吃老本(历史悠久确实对语言的可表达性有帮助,比如古诗和成语就很难被翻译),总有吃完的一天,而保护主义是短期的而不是根本性的,甚至起反作用,而文化上的包容性才是最根本的 —— 文化上能包容的越多,它能表达的能形容的就越多,就会越来越多人进入这个文化,用这个语言。 更新: 这个视频更形象和具体地说了我以上的一些观点。再举一个例子,被强奸这个体验已经很难被强奸二字所概括了,更别说现在的视频(尤其短视频)里面强奸二字都被各种组合所替代,比如强X,强J,甚至QJ(不知道如果名字的缩写也是这个该做何感想)。这个例子反映的不只是中文逐渐被英文等所替代,而是我们的语言变得越来越抽象,强奸这种已经抽象过的概念都显得扎眼似的具体,仿佛太过具体会刺痛某些人脆弱的心。抽象之后的结果就是失去了宽度,对 Special Case的包容性,最后导致一刀切。所以,在抱怨被一刀切的时候,也想想自己有没有真实的勇气。

2022年6月1日 · 更新于 2023年10月2日

写在之前,我的初衷

我为什么开始写博客 + 博客的未来方向 + 如何订阅并获得更新通知 + 网站的最近更新

2022年5月30日 · 更新于 2024年10月14日